发布时间:18:00:00
分享:近些年来,建筑行业与数字化技术逐渐开启融合之势。上海市在BIM政策制定,BIM报审及BIM应用检查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建筑设计向三维化、集成化、平台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
原构国际设计顾问作为上海市民营设计院中的骨干力量,力图通过BIM正向设计,带动设计院内实现数字化转型,开拓数字设计的新格局。原构沉淀了近20余年在市场探索的大量经验,目前已经实现BIM应用项目覆盖全国10多个省市,项目总建筑面积超80万㎡。
— 01 —
22年久久为功,创新杯成绩斐然
在第十三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大赛中,原构3项佳作分别斩获商业综合体类BIM应用一等成果,自主图形平台类BIM应用二等成果,居住建筑类BIM应用三等成果。其中在自主图形平台类BIM应用奖项获奖的【广联达华南总部智慧建造基地BIM正向设计】此前早已频繁在业内各类活动中亮相。
华南基地项目以“应用国产化技术,打造数字建筑标杆”的定位,参与广州市住建局开展的“广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交流”专题宣传,为宣传推广试点项目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华南基地项目在第九届全国BIM学术会议、2023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高端论坛暨中国建筑学会智能建造学术委员会年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第三届总工论坛等行业大会论坛中被多次曝光,接受行业大咖和业内专家的深度检验。
在广州举办的国产BIM全过程应用案例专家论证会上,院士专家、企业家代表对该项目作为国产BIM全过程应用案例的成果价值及行业可借鉴、可推广性进行了论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广联达华南总部基地项目的设计总包单位,原构国际设计顾问在该项目中开展了方案、初步、施工图全过程一体化的数字设计实践。
— 02 —
借东风:BIM设计贯穿项目始终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袁正刚先生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专访时介绍华南总部基地的建设目标是要“建成一栋以人为中心、以功能使用为核心的数字建筑。”
如何以人为中心、以功能使用为核心?这个答案就藏匿于原构的设计理念之中。项目设计方案策划伊始,原构跟广联达团队经过充分沟通研讨后,就建筑设计理念达成共识:以“城市”、“上升”、“绿色生态”、“智慧共享”为标签,致力于打造可感知的、智慧型标杆建筑。
▲项目实景渲染图
基于全面建设数字城市背景下推行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政策引导,原构参与华南总部基地项目验证,无疑于预判东风,借势而为。作为国内首个采用广联达自主研发的国产三维设计软件及协同平台的单位,原构想要实现的不仅是全专业协同设计或者是单纯的正向设计出图,而是致力于在全过程BIM应用中实现一体化数字化的设计价值,保证各参建方多方联动的设计管理、设计算量、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并为行业提供一个在全过程数字化应用方面适配的解法,打造数字建筑产业新高地。
— 03 —
瞄靶心:实现三个“一体化”目标
“数维”设计及其协同平台在项目中不仅发挥设计协调的作用,并且为项目提供BIM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对项目全流程、全方位、全专业进行整体设计,提升项目设计质量及效率,对于国产化软件落地及市场化应用推广具有积极意义。其中一体化设计管理,实现设计-算量-施工的数据贯通,是本案设计亮点之一。
设计管理一体化:借助“云+端”设计管理体系,内置BIM协同体系、问题追踪体系、图模一致性检查、项目看板(工时、构件分布查询)、成果交付及归档等功能模块,实现业主、设计、施工多方联动,以及设计管理可视化,使过程数据可追溯,资源可复用。
设计算量一体化:从成本视角推导设计,在设计源头把控成本,并实现了模型数据无损传递,一键招投标算量。
设计施工一体化:设计模型维护至落地,工作流程相应重塑,模型直接出图指导施工,实现“一模多用”、“一模到底”应用目标。
▲设计施工一体化BIM应用阶段
— 04 —
不忘来时路:国产BIM继续出发
原构在提供设计服务时坚持平衡业主、设计、施工等多方利益的同时,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积极于行业变革中探索更多元的设计手法,实现设计理念的共识共赢。
在本案中,设计团队主要的设计工具软件以广联达自主研发的国产三维设计软件——数维设计软件及云平台为主,为国产化软件的加速落地提供了一个新的佐证。通过BIM整合设计,实现了人员专业化、工具协同化、信息数字化各项资源的整合及共享,并通过精细化设计打造高精度成果。以数字驱动高效一体化设计,打通设计-造价-施工一体化数据互通,提升设计价值。
随着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原构深知只有大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智能建造关键核心技术,才拥有更大的机会竞逐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先发优势。未来,原构期待与广联达以及上下游行业协作,共同打造“自主可控、国产化”的、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以国产BIM技术,赋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中国勘察设计杂志